南怀瑾先生讲《中庸》!
先消化文句表层的意义,然后再做深入的研究。
结合自身的阅历和感受,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剖析。
作为“四书”之一的《中庸》原为《礼记》之一篇,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。
因不满意宋儒对《中庸》的解释,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《话说中庸》一书,澄清了人们对“中庸”的误解;
他指出《中庸》是发挥圣学的宏文,子思旨在阐明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,既为传统的儒学辩护,又表达自己亲受孔子的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;
《中庸》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“中和”的境界,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。
南怀瑾先生采用一贯主张的“以经注经”“以史证经”的方式,将《中庸》与《大学》《易经》《论语》等儒家经典相结合,尤其着重阐发了《中庸》与《大学》的密切关系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orzbooks.com/post/34946.html